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视界 > 基层动态 > 滨开区 > 内容
金秋送爽,硕果可期。恰逢“金九银十”就业招聘黄金季与产业项目推进关键期,为更好促进就业工作,深化校政企合作平台,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为新能源重点项目提供坚强人才保障,9月22日,常州高新区校政企就业工作座谈会在滨江国际企业港召开。
座谈会上,三方就人才需求、工学结合、就业合作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滨开区首先宣介了区域产业及人才需求情况。作为常州北部门户和唯一临江板块,滨开区产业基础雄厚,重点产业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等,均在研发、生产、管理等领域有着旺盛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合伙引才”为校企搭建起桥梁,实现共赢式发展。
随后,新北区人社局介绍了全区校政企合作情况。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人才链、产业链进一步衔接,实现校、政、企三方携手并进。
常州比亚迪作为辖区重点企业代表,介绍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及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情况,并表态将深化协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共同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
来自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在常高校的校方领导,逐一介绍了相关专业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开展实习实训、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期许。
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峰对长期以来校企双方在区域发展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校政企三方以此次活动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度整合校企资源,以实习实训基地等举措切实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精准对接学生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常州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严德群表示,常州产业类型丰富、就业形势向好,与会的各所高校开设的学科与产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严德群指出,就业市场正迎来深刻变革,人工智能重塑职业疆域,产业调整催生技能型人才需求。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塑造健康就业观择业观,课程改革上要将职业规划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变革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政府要畅通校企合作桥梁,做好从基层服务项目到企业吸纳补贴,从创业担保贷款到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维度的政策支持和权益保障。企业要打破唯学历论、唯名校论,建立以核心能力、发展潜力与实际贡献为核心的选人用人评价机制,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和发展规划,切实稳定技术人才队伍。
会前,与会领导和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滨开区产业园区、载体配套及重点企业。
滨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春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波,滨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恽文军出席活动。